限购后,借名买房风险大

播放 162次      发布日期:2018-05-18       来源:未知



  随着新一轮限购政策的出台,购买房屋进行投资的通道越来越窄。于是通过借名买房的方式实现购房投资成为不少人的选择。最近就有客户向靳律师咨询能否通过该方式购买房屋。靳律师认为,借名买房虽然可以绕过限购政策,但是存在着诸多法律风险,并不足取。现将借名买房存在的法律风险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1、借名人通过借名买房合同,很难获得房屋的产权。

  首先,借名买房合同系负担行为,从其本身不能直接确认房屋的归属,必须由被借名人的协助才行。

  其次,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多数意见认为,借名买房合同违反的仅是地方性的购房政策,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系有效合同,但是,由于借名人并不具备购房资格,因此,合同不能得到履行。在此情况下,只能判令解除合同,恢复原状。

  由此,在不满足限购政策的条件下,尽管合同是有效的,但是借名人无法成为房屋产权人。

  2、按照成都的限购政策,只有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出售。这意味着如果购买期房,则最长在7年后才可以将房屋出售。如此长的期间,倘若房价一路上涨,即便届时借名人满足了购房资格,在巨大的利益考验下,也很难保证被借名人愿意配合过户。

  3、房屋存在被非法出售的风险。由于借名买房合同对外不具有公示性,第三人无从知晓房屋的真实产权人,第三人基于对房屋登记的信赖进行的交易,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一旦房屋被被借名人出售,则借名人也无法获得房屋产权。

  4、存在房屋被抵押的风险。由于房屋在被借名人的名下,且限购政策对房屋抵押并没有限制,因此存在被借名人将房屋进行抵押融资的风险。

  5、在被借名人因意外事故死亡或者身患疾病意识丧失的情况下,由于房屋登记在被借名人的名下,被借名人的继承人或其近亲属存在不承认借名购房协议的可能。尽管借名人持有借名买房合同,但是想要房屋产权,可能需要经过艰苦漫长的诉讼。

  6、房屋存在被查封、拍卖的风险。由于房屋登记在被借名人的名下,在被借名人对外拖欠债务的情况下,存在被人民法院查封、拍卖的风险。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借名买房,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借名人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可能有人会说,将借名买房合同进行公证来解决以上问题,在这里,靳律师再次强调,通过公证不能解决借名买房存在的问题。是否公证与合同的效力并无关系。








上一篇:没有购房资格可以借名额买吗?
下一篇:借名买房,这样的合同是有效合同吗

站内搜索

播放排行榜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