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原被告”的法定继承纠纷案件
播放 117次 发布日期:2018-01-23 来源:未知
时间回到2017年6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致使刘某的父亲不幸罹难,给这个本来已经失去母亲的家庭雪上加霜。刘某作为家中的男性子女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接踵而来的是生活的艰辛和孤独,加上失去亲人的痛苦这个男子脸上的皱纹比以往多了起来。到了12月份刘某的爷爷因病也离开了世间,一重一重的打击快要压得刘某喘不过气来。
生活还要继续下去,还要代替父亲照顾年愈九旬的奶奶,还要做好丈夫、好父亲照顾家人。在2017年12月打扫父亲以前的住所时发现了地上印有“邮政储蓄赠品”的两袋洗衣粉和两瓶洗衣液。刘某在生活上是个很有心得人,他下意识的觉得父亲生前可能在邮政储蓄银行存过钱。但是将家中所有能够想到的地方找了一遍后,没有找到存单和存折。之后刘某来去了邮政储蓄银行找到大堂经理问询是否有存款给赠品的活动。银行回答有这项活动,是存2万给一袋大洗衣粉和一瓶洗衣液。有两份那就是4万元的存款。让银行给查询是否其父亲生前有存款被银行拒绝,称其没有权利查询更别提取款。怎么办?有了这笔钱可以更好的维持生计,更好的赡养老奶奶。
刘某回到家中,找朋友、邻居、同学问了很多人,想要知道怎样才能将父亲遗留在银行的存款提取出来。但是都没有人知道应该怎么做。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某村里的一名从事驾驶教练工作的邻居,告诉他可以到蓝村镇的人民法庭去问问。
刘某带着半信半疑和对法庭敬而远之的想法还是来到了蓝村人民法庭。安检大厅里刘某支支吾吾,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安检人员找到值班人员也就是作者本人告诉我,这名男子没有案件,也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也不认识庭里的工作人员,我们怀疑是不是有“精神问题”。我跟安检人员过去后,将其安排到了调解室,请他坐下慢慢讲,于是就出现了上述事件。原来是刘某觉得到法庭来不好意思问,又觉的法庭是不会管这些事,总之觉得人民法庭高高在上,轻易不敢进这所衙门。在得知事情的起因后,我请示了庭长,庭长认为人民法庭就是个为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的地方,我们不仅要审理好案件,还应该转变工作作风,将老百姓的合理求助也拿到工作中来。不仅是求助,我们更应该延伸审判职能经常到社区、村庄去普法、讲法,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我们,让老百姓觉得人民法庭真的是心中有人民。让群众觉得这个“衙门”可以进,有不明白的法律问题和各种矛盾纠纷可以直接到法庭拿出来说一说。至少这一件事老百姓还是对人民法院表达了足够的信任。这可能是最近几年人民法庭“法官进社区”工作开展后潜移默化的结果。虽然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至少已经有群众觉得我可以到人民法庭咨询法律问题,人民法庭有人接待我们了!“衙门难进”“高高在上”已经是过去时了。新时代的司法部门不仅要独善其身的维护法律尊严,更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庭长的安排下,由我们的乔法官(女)和我接受刘某咨询,期间我们给刘某讲了遗产如何继承,银行的遗留存款大体会怎样分配,应该怎样去取得存款的查询申请书,包括以后的如何诉讼。刘某听完后已接近下午下班时间,带着一些疑惑和没能消化掉的问题回家了。这期间留了我的公务手机号。
果然没过两天,刘某带着自己的亲姐姐又再次回到法庭,这次他的神色好了很多,也不再那么拘谨。他表示那天讲的太多没有记得住!好吧,这次乔法官在开庭,我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谈,也不讲什么继承、转继承、代位继承了。“插一句,因为刘某的爷爷比他父亲去世的晚所以他爷爷在继承他父亲的部分遗产后再由他的父亲、叔父、姑姑转继承,他和他姐姐再代为继承他父亲转继承他爷爷的那一份”。怎么跟绕口令是的。总之在遗产继承案件里各种复杂的关系都能分到一定的份额。有的时候我们自己都觉得迷糊更何况不懂法律的当事人。还是告诉他步骤吧。
下面就是步骤:第一没有存折或存单,应该先到公证处去公证一份代为查询函,要死亡证明,并且要和他的姐姐一起去。有了查询函后亲自到邮政储蓄查询是否有存款。如果有存款就进入第二步,到村委开具证明两份,证明他的爷爷生前育有几个子女,证明他的父亲有几个子女,再开一份他爷爷的去世证明。第三步由刘某做原告,其他人做被告写好诉状,然后到法院立案。这样说刘某和他姐姐都听明白了分头干就可以。但是在如何书写诉状的时候犯了难,这可能也是中国社会大部分农村家庭都会犯难的地方,那就是谁来做原告,谁来做被告。其实对于法院来讲只是个称谓。但是老百姓觉的做被告就是天大的丑事!商量了好几套方案,让他的奶奶做原告其他人做被告都没意见,但是问题是他的奶奶90多岁,行动不便,不能去立案。刘某自己当原告又怕叔父、姑姑们有意见。
我们和刘某谈了一些家庭和睦方面的话题,其实就是担心这个案子以后如果立案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和睦,为了这点遗产搞得所有亲属反目成仇这不是我们的初衷。说了很多劝慰之类的话题,就是想侧面传递给刘某,不要斤斤计较,人心都是肉长的,希望他在这笔遗产继承案件中能够表现的大度一些。虽说分的是他父亲的遗产,但是法律规定了其他人能够分到应得的份额。刘某果然是个善良的人,他当即表示,不是想独吞这笔父亲留下的存款,愿意以最大的让步来促成家庭的和谐。并且他说自己的奶奶、两个姑姑都没问题,只担心叔父会不同意,或者与叔父擦枪走火发生口角。我让他晚上回去找叔父谈谈,毕竟是长辈。做晚辈的要有姿态。要懂得尊敬。
第二日刘某打电话告诉我,最担心的的叔父,其实真误解了他。叔父当即表示没有问题他来当被告没事,钱也是无所谓的事情。从这一角度来说刘某的家族都是善良淳朴的人们,虽然4万遗留存款不多,但是人们没有觉得这是天降之财,人人有份。人性、理解、宽厚、包容,在这个遗产纠纷里反复了好多次。这一家子人的品格值得这个社会学习。
休完周末,转过来周一,刘某的案件顺利的立了案。当拿到案件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告诉了刘某,并且询问刘某这起案件涉及这么多人怎么送达。我正在后悔接了个人多难送达的案件(因为刘某姑姑都嫁到外地)。刘某跟我说,谢谢法庭给我们的帮助,我们一家子坐下来开了个家庭会,最后商量我姐姐还有奶奶后决定不用按法定继承那样复杂的判决。我们商量的结果是让叔父、两个姑姑和我们分一样的钱。也就是各分六分之一。
好家伙,我对老刘竖起了大拇指,果然没有看错你。这个时候大家能够看得出来我也激动了,对刘某的称谓直接改成老刘。老刘说都是一奶同胞,还都是长辈,我也有义务照顾他们,我自己没有了双亲,他们以后就是我最亲的人。我还去计较什么。说句实话,法庭里这种案件不在少数,大部分人在分遗产时所表现出来的“唯利是图”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轻的当庭吵架对骂,重的出门拳脚相向。这起案件是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的人性所在。如果此案按判决处理,刘某、他姐姐和他的祖母保底每人可以分得1万以上,但是老刘为了维护家庭和睦做出了一个男子汉应有的牺牲。值得我们这个社会认可。如果一个个小的家庭都和睦了,那么整个社会关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最终在立案后的第二天,老刘和他的亲属全部到庭,法庭为了这个家庭更加和睦,庭长决定在第一审判庭开庭审理的时候不用坐到原告和被告席,而是全部围坐在旁听席。充分的尊重了这个小家庭的家族尊严。随着法槌的落下,法庭审理有条不紊开始,大概用了35分钟时间,审理结束,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也就是每人分得六分之一份额。我们的审判员和书记员都很高兴,这个家族的成员也对蓝村法庭的高效率和良好的敬业态度表示了赞成。审理结束后乔法官趁热打铁拟出民事调解书。当天下午下班回到院里,我在这份充满温情、亲情的民事调解书郑重的加盖了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的院章。第二天将调解书和400元的退费单据交到了老刘手中。老刘接到调解书那一刹那,眼睛里闪烁了一种液体的晶亮,但是山东的汉子没有轻易将之轻易挥洒。因为他要继续他的生活,还要担起一个男人应该挑起的重担。老刘伸出手来和我有力的握了一把。临走时又去和庭长、乔法官道了别。
当天下午老刘打电话给我说,谢谢大家的努力,谢谢蓝村法庭每一个人。他顺利地将父亲遗留在邮政储蓄银行的4万元及利息取了出来。我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庭长和乔法官,大家从心里觉得,审判工作不应该只强调法律的尊严,更应该使每一个判决、调解更加具有温度。这是人民法院也是每一个法院人应该努力做到的。“努力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和温度。
至此,这起没有“原被告”的法定继承纠纷案件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是留给我们的是今后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和转变工作方式的思考。
上一篇:在二手房买卖中 可能会遇到哪些“户口”纠纷
下一篇:买二手房问题多 小心这些卖房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