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纠纷主要有哪些
播放 205次 发布日期:2017-07-25 来源:未知
王女士与李先生育有三子,1989年李先生去世后,王女士一直轮流由三个儿子照顾赡养。李先生在世时,与王女士共同购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的房产,产权于2000年登记至王女士名下,房地产律师靳双权解答拆迁补偿房屋可否作为遗产继承?。王女士性格要强,和大儿媳、小儿媳常有矛盾,又觉得二儿子生活负担重,多次口头表示要将百万庄的房屋留给二儿子继承。2014年王女士去世,二儿子起诉至我院,要求判令涉案房屋由自己继承。但在本案中,二儿子虽然主张王女士生前留有口头遗嘱,但并非是在遗嘱人突然病危或突遇险境下所立,除了自己和配偶外也没有其他人在场见证,我院无法对口头遗嘱真实性予以认可,故判令本案涉案房屋应按照法定继承予以均等分割。
这是在北京西城法院遗嘱继承纠纷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上,该院民六庭负责人李岳鹏向公众介绍的一起遗嘱继承纠纷典型案例。
据西城法院新闻发言人李艳红介绍,我国公民临终计划的意识刚刚萌发,及时订立遗嘱的理念尚未普及,加之财产状况的复杂性及多元化,近几年遗嘱继承纠纷呈逐年递增之势。西城法院2014年共收遗嘱继承纠纷案件56件,2015年收案109件,2016年收案121件,今年仅上半年已经收案90件。以此增长态势,预计今年收案量将达到历史峰值。西城法院民六庭是审理婚姻、继承等家事类案件的专业庭室。通过对近年来审结的遗嘱继承纠纷案件进行梳理和调研,总结出十大类常见遗嘱问题,并就如何正确谨慎地选择遗嘱类别、履行法定形式要件发出法官提示。
除了订立遗嘱人自身法律知识欠缺外,遗嘱形式要件不足或存在瑕疵也成为遗愿不能达成的主要原因。李老先生和徐老太太生前育有两个子女,李先生和李女士。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西里的两套房屋,均登记在李老先生名下。2003年7月李老先生去世,2009年3月徐老太太立下代书遗嘱,将牛街西里的两套房屋中的大房留给李先生继承,小房留给李女士继承。2015年,李先生诉至法院要求按照代书遗嘱处理涉案房屋。经法院查明,代书人王某系李先生朋友,见证人赵某为李先生所开公司的员工。本案中法院虽认定代书遗嘱确属徐老太太签字确认,但作为代书遗嘱的见证人,不得与继承人存在利害。因此法院最终否定了代书遗嘱的效力,判决遗产房屋中属于徐老太太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分割处理。
李法官介绍道,代书遗嘱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在遗嘱人因病卧床或者年老体衰、不识字等情形下经常使用。代书遗嘱最重要的形式要求就是合法见证人,如果见证人选任失当,即使代书遗嘱真实性可以确认,仍不能认定遗嘱有效。所以在代书遗嘱见证人的选任上要格外谨慎,继承人和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的人都不能担当见证人,应选择遗嘱人的朋友、同事、邻居等与继承人关系较远的人。有条件的,最好是请专职律师进行见证并留档保存。
西城法院本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房地产律师靳双权解答拆迁补偿房屋可否作为遗产继承?,内容涉及口头遗嘱、视频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共同遗嘱、打印遗嘱、公证遗嘱、遗赠等多个方面,从效力等级来看,虽然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风险。
翟先生原配妻子于1975年去世,二人育有三个子女。1977年翟先生和张女士结婚,翟先生于2013年去世,2015年张女士拿出翟先生于2005年2月在公证处所立公证遗嘱一份,要求翟先生几个子女协助办理过户手续,内容为将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楼的房屋中属于翟先生的份额留给张女士继承。因协商未果张女士起诉要求按照公证遗嘱处理涉案房屋。诉讼中翟先生几个子女申请法院调取了翟先生立遗嘱前三年在相关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就诊记录,并根据相应病案材料申请对翟先生2005年2月立遗嘱时的行为能力进行司法鉴定,经安定医院鉴定认定:翟先生在2005年2月患有器质性智能损害(痴呆),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故本案公证遗嘱的效力法院不予认可,翟先生在涉案房屋中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处理。
据此李法官提示,实践中很多轻微老年痴呆和轻度精神智力障碍的遗嘱人在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时可能和正常人差异并不大,但这些患者所立公证遗嘱即使符合法定形式,遗嘱人仍会有被鉴定为限制或者无行为能力的风险。因此最好在立遗嘱前对行为能力进行司法鉴定,在确认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后再行前往公证处。
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房地产律师靳双权解答二手房买卖违约行为有哪些?,遗产的财产价值越来越大,当事人对遗嘱效力的争议也随之增加。如何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让在世亲人减少纷争,李岳鹏法官认为不同类型的遗嘱纠纷,也适用一些共同的风险防范措施。他建议在订立和履行遗嘱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和陈述遗产。对遗产房屋的具体坐落应以公认和客观的语言予以表述,家庭共同财产应当先析产确权。二是重视行为能力。无论立何种形式的遗嘱均要确保遗嘱人行为能力不存在瑕疵。三是妥善选择并严格遵守遗嘱形式要件。
" 依法订立遗嘱,妥善处理身后大事,既是维护家庭和睦的需求,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法律举措。希望通过此次通报会,不断提升全社会依法订立遗嘱的法治意识,共同构筑和谐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 西城法院新闻发言人李艳红如是说。
上一篇:以孩子的名义买房好不好?
下一篇:爷爷立遗嘱留给孙子一套房,过了这个期限,拿遗嘱也无法继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