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如何降低法律风险
播放 81次 发布日期:2018-04-18 来源:未知
最近楼市大热,因为限购等种种原因,很多人没有资格买房,都知道借名买房肯定会有一定的法律风险还是会去干这种冒着巨大风险的事情。真要这么做,可能会有哪些风险,应该如何避免呢?
一、借名购房的原因分析
购房人需以他人名义买房,主要有如下原因:
(1)规避法律、政策的限制性规定。
(2)贪图特殊的身份或条件所享有的便利、优惠。
(3)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二、借他人名义买房,需知道有这些法律风险。
借名购房对于双方当事人都有不可忽视的风险。
(1)实际产权人反悔
如果名义产权人(被借名买房的人,非实际购房者)反悔,即使当事人留有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借名购房事实存在,也为其自身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更有甚者如无法证明借名购房事实的存在,出资人自身权利得不到保障,导致钱房两空。
(2)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
如果银行查明实际购房人与贷款人不是同一个人,也可能依据贷款合同的相关规定,提前解除合同。而一旦无法取得贷款,房屋的购买就可能出现困难。
(3)名义产权人陷入债务等纠纷
如果登记权利人未偿还到期债务,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时,将会把借名购房的该房屋视为登记权利人的财产,可能会将之作为被执行人生活所必须的财产予以保留,但执行其其他财产,导致登记权利人实际上生活所必须的财产被执行.
(4)实际产权人私下卖房
如果实际产权人不守诚信,将该房产出售,而购房者(第三人)因基于对房产登记的信任,购买了该房产,那么,真正出资的购房人就可能无法追回该房产。
(5)过户产生的税费
名义产权人名下的房屋转移登记到真正的产权人名下,应该负担相应的税费。
三、借名购房法律风险防范
(1)弄清楚所购房屋的性质
要购买的房屋是拆迁房、安置房、经济适用房等有政策限制交易条件的房产,那么最好不要购买,以免发生纠纷,造成房钱两空。
(2)签订“借名买房合同”需言明房屋所有权归谁所有,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如当事人购房并未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确需采用借名购房方式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将双方当事人信息、房屋信息、房屋购买方式和双方约定的其他内容记载清楚,为日后发生纠纷埋下隐患。
(3)借名买房人控制买房手续材料、留存足够的证据
出资人应当妥善保管购房凭证、房款支付等所有证据材料,务必保存好避免发生纠纷后举证困难,不能证实借名购房事实。
(4)约定严格的违约责任
为防止名义产权人违反借名买房合同的约定,将该房转让或抵押给第三人,在借名买房合同中最好约定:登记购房人不得过户房屋、迟延过户、将房屋卖给第三人,等等;如果出现此类违约情况,就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这样就为双方严格履行借名买房合同,提供了相对充分的法律保障。
上一篇:买来的宅基地也会被收回,这几点问题农民要注意
下一篇:接受未成年人名下的房屋抵押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