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的风险你了解吗
播放 199次 发布日期:2018-01-23 来源:未知
近几年,不少地方都实行了商品房限购政策,有的人可能一套房子的首付还没有凑齐,而有的大佬就已经在想办法购买第N套住房了,为了规避限购政策,他们就想到了一种方法——借名买房。
然而,借名买房的法律风险你真的知道吗?
风险一、借名买房协议可能无效。
《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导致合同无效的五种法定事由,借名买房合同虽然违反了各地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并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并不当然无效。因为,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法律位阶上最多属于行政规章,不属于法律法规。
但是如果借名购买的是经济适用房,一般情况下会被认定为无效。因为经济适用房面向的是低收入家庭,是面向这些特定群体的社会福利,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行为侵犯了原本可以申请经济适用房的那些群体的利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违反了《合同法》第52条第四项,应归于无效。
风险二、借名买房的事实难以证明。
借名买房多发生在亲戚或好朋友之间,正是由于存在这一种亲密的关系,双方很可能碍于面子而不签订书面协议。但万一发生纠纷,出名人不承认借名买房存在时,借名人就要举证证明这一事实的存在。法院通常会综合房屋的占有使用情况、购房票据、合同、房屋产权证的持有情况以及对于借名购房的事实有无合理解释等因素综合判断。借名人提交的证据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才能得到法院的认可。但在现实生活中,借名人很少能够提前防范,要举证证明也并非易事。
风险三、出名人处分房屋,房子难以追回。
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无权经过登记而发生物权变动。因此登记权利人如果擅自出售该房,相对人不知道借名买房的事实存在,支付了合理的价格并完成了不动产变动登记,法律基于交易稳定的需要,就会倾向于保护善意相对人。即使借名人能够证明借名买房是事实存在,也只会导致出名人承担相应责任,房子也难以追回。
如果出名人将房屋抵押,且第三人为善意,借名人如果要求确认权属,通常需要涤除他项权利,才能获得第三方的认可。更有甚者,抵押权人按照抵押权登记已经实现了抵押权,那借名人更是难以追回房子啊!
从上面可以看出,借名买房对借名人而言后患无穷,可能规避限购政策所带来的收益还远远不如借名买房的风险大。
对出借人而言,允许他人以自己名义购房,万一将来借名人突发状况,出借人就会在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及银行征信系统留下记录,自己在将来购房时也将无法享受首套房的优惠政策。
股市有风险,买房需谨慎!
也许,借名买房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失去房子,可能也连带卷走了友情和亲情。
上一篇:借名买房法律效力及风险防范
下一篇:借名购房合同,能否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