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买卖的3种常见纠纷

播放 153次      发布日期:2017-12-15       来源:未知



  目前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等、供需关系不同等原因,买房人似乎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保护自己的权利就必须了解买房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以下法律问题是你买房时必须要知道的。

  一、房屋买卖时,该房屋所占范围的土地使用权是否随之转移?

  根据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2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时,房屋的所有权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转让、抵押。”房屋买卖双方签订购房合同后,买卖双方应到房屋所在的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产权转移登记手续,之后房屋买卖双方凭借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证书和相关证件,到同级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土地管理部门核实以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更换土地使用权证书,至此,土地使用权随着房屋买卖发生变更。

  二、房屋买卖合同签订后,一方以未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为由主张合同无效,能否成立?

  《物权法》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由此可见,对于房屋买卖双方当事人来说,双方只要签订了合同,是否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不影响合同的效力。除非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生效的时间或其他条款,否则,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所以,不能因未办理变更登记,而主张合同无效。

  三、房屋买卖中,买受人迟延交付购房款,出卖人可否要求解除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规定:“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因此房屋的买受人迟延交付房款的,出卖人可以先予催告,要求其履行合同,支付购房款,如果买受人在催告后3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出卖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解除权有一定的行使期限。








上一篇:亲兄妹因继承父母遗产反目成仇
下一篇:明年,农村3类宅基地将很难确权,部分宅基地或将面临收回

站内搜索

播放排行榜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