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的风险有哪些?如何防范借名买房的风险
播放 144次 发布日期:2017-05-18 来源:未知
自限购政策施行之后,部分有购房需求的人失去了购房资格,因此不少人选择借名买房的方式满足购房的愿望,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其中的风险,那么借名买房有哪些风险呢,应该如何防范借名买房产生的风险?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一、借名买房有哪些风险?
借名买房的行为存在着六类风险:
(一)没有书面协议,一方可能否认曾约定借名买房。借名买房的双方多为亲属、朋友关系,基于感情信任,多为口头约定,较少签订书面协议,登记人可能因房屋价格上涨等因素否认借名买房。
(二)合同无效。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即使签订了书面协议,但因规避政策,该协议存在被法院认定无效的可能,借名买房人无法实现获得房屋产权的目的。
(三)房屋过户时,产权的登记人可能拒绝过户。在房屋满足过户条件时,是否协助办理房屋过户的主动权掌握在登记人手中,借名人面临遭到拒绝的风险。
(四)借名人无法行使房屋使用权。购买房屋后,借名人往往实际居住在房屋内,但由于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而我国对不动产物权采取登记原则即房屋的产权属于房产证上的登记人,借名人面临被起诉腾退房屋的风险。
(五)房屋因登记人欠债而被查封。因为借名买房是借名人和登记人之间的约定,根据公示公信原则,房屋所有权证载明登记人为所有权人,一旦登记人涉诉,该房屋作为其财产面临被查封或处分的危险。比如登记人离婚,其配偶就可以主张该房屋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分割;或者登记人背上外债,债权人申请保全,就会使房屋被查封。
(六)第三人不知房屋情况而购买,房屋产权转移。由于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第三人有理由相信登记人就是房屋所有权人。如果第三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登记人手中买了房子,借名人就会面临丧失房屋的可能,最终的结果只能依不当得利向登记人主张赔偿。
二、如何防范借名买房产生的风险?
如何防范借名买房产生的风险呢?法律界专业人士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一定要认识到借名买房暗藏着“赔了房子又折钱”的风险,不要存有规避政策、钻法律漏洞的侥幸心理,尤其是没有购房资格的人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之类的保障性住房;
(二)如果是因办理贷款困难这种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借名买房,建议双方签订书面协议,以“白纸黑字”的形式固定借名买房行为,如果有条件可以对协议进行公证,这样可以明确出资人与登记人之间究竟是借款关系还是借名买房;
(三)实际出资人应留存出资的相关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收据收条等。一旦出现房屋登记人对借名买房的事实不予认可的情况,出资人至少可以向登记人主张债权、减少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借名买房有哪些风险,如何防范借名买房产生的风险的介绍。虽然借名买房有规避政策法规的效果,但实际操作上的风险不少,一旦出现纠纷,就难以要回房屋,只能向登记人要求赔偿。若您因借名买房产生了纠纷,最好的方法还是聘请一位房产律师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问题了。
上一篇:借名买房的合同效力
下一篇:借名买房的风险有哪些 如何规避借名买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