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买房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播放 142次      发布日期:2017-05-18       来源:未知



  借名购房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借名买房,指以他人(符合购买条件的人)名义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政府限制购买的房产,名义买房人和实际买房人签订合同,约定实际买房人以符合政府规定条件的人的名义买房,等到政府允许转让时再将房产过户到实际买房人名下。实际买房人支付购房款和额外一笔酬金给名义买房人。

  实际出资人借用他人名义购买经济适用房,是为了规避国家有关经济适用房的法律规定。政府推出经济适用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中、低等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居住状况,因而在开发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以不同方式或渠道给予财政补贴,使其房价大大低于一般商品房,对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也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只有符合该特定条件的人群才有资格购买。而名义产权人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为他人代购特价房,实际上是在转让其基于符合政府规定的特定条件而享有的购房权。这样,原本不符合购房条件的人购买到了经济适用房,必然导致另一本应享受经济适用房的人无法购买。此时,如果仍保护实际出资人的合同权利,无疑是对其恶意规避法律的违法行为进行放任,使其违法行为合法化,这不仅违背了政府推出经济适用房的初衷,而且还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实际出资人借用他人名义购买经济适用房,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其与名义产权人之间的委托合同应确认无效,实际出资人无权取得房屋。因购买房屋过程中,所有购房款均由实际出资人支付,名义产权人应将购房款及利息返还,并赔偿实际购房人的装修损失,否则构成不当得利。

  当然,名义买房人想要实际买房人腾房并收回房屋的诉讼请求一般也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对于名义购房人的不诚信行为,法院可能判决实际买房人可以依据双方的协议继续居住在房屋内。

  从北京的审判实践来看,对于借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纠纷案件,不同法院甚至同一法院不同法官的判决结果可能差别非常大。








上一篇:借名买房合同是否有效,借名买房的风险有哪些
下一篇:借名买房合同合法吗,有什么风险呢

站内搜索

播放排行榜

最新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