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销售商铺打出的广告对合同有何影响

播放 197次      发布日期:2018-04-09       来源:未知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及避免不必要纷争,以下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如果雷同,可以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撤销。)

  基本案情:

  被告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与X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分公司)系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被告XX公司通过“投资6大优势”等资料就拟出售的位于AA广场产权式商铺进行宣传,该宣传资料载明“首付只要43000万元,每年收租金1800元,包租15年”等内容,于是原告就拟购买、包租N-×号产权式商铺事宜与被告协商,被告出具《商铺投资计划单》承诺,该商铺总价为177642元,前5年租金60043元,实际首付为29599元,第6、7年租金为28422元,第8、9年租金为35528元,第10、11年租金为42634元,第12、13年租金为49740元,第14、15年租金为56846元等。据此,原告于2014年3月11日与被告XX公司分公司签订CCCCC号《商品房购销合同》,2014年11月25日原告(乙方)就其购买的商铺委托经营管理事宜与被告XX公司分公司(甲方)、华x商贸有限公司(丙方)签订《AA广场商铺委托经营管理协议》,将其购买的商铺委托华×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约定:经营管理期限为5年(2013年12月31日起至2018年12月30日止),该5年为免费市场预热期,委托经营期届满,丙方继续经营使用该产权式商铺,第6、7年租金为28422元,第8、9年租金为35528元,第10、11年租金为42634元,第12、13年租金为49740元,第14、15年租金为56846元等。同年7月8日原告付清了商铺款。

  原告唐长老提出:《AA广场商铺委托经营管理协议》上第三条经营管理期限为5年,是写错了,向被告XX公司分公司核实,要求按照当初购买商铺约定的经营管理期(租期)15年对这一条进行更正,被告表示同意按照双方约定的商铺投资计划单改为15年。现被告明确表示对《AA广场商铺委托经营管理协议》约定经营管理期限5年不予修改,私自改变投资期限致使其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要求解除CCCCC号《商品房购销合同》,由被告赔偿原告利息损失7992.93元、可得利益损失28032.87元、返还购房款141616.20元,共计177642元。

  案件焦点:

  1.原告认为被告私自将商铺投资计划单约定的由被告经营管理商铺期限15年变更为5年是否属实;2.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否支持。

  律师点评

  专业房地产律师靳双权认为:被告向原告出具的《商铺投资计划单》其内容具体确定,对双方订立商品房购销合同有重大影响,虽其内容未载入《商品房购销合同》中,但该部分内容应当视为《商品房购销合同》的内容。因所有内容系原、被告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的规定,应受我国法律的保护,原告应按照约定支付被告商铺价款,被告应当按照约定承租该商铺经营管理15年并按照约定支付原告相应的租金。现原告已按照约定支付被告价款177642元,被告经原告授权(同意)将本应由其经营管理的商铺变更为由华×商贸有限公司具体使用,并签订《AA广场商铺委托经营管理协议》,该协议约定的内容是对《商品房购销合同》约定被告经营管理商铺方式的变更,即由被告直接经营管理商铺经原告授权(同意)变更为第三方华×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商铺,而不是对经营管理期限的变更(即由15年变更为5年)。若华x商贸有限公司在合同期限届满后不愿继续履行合同,原告可依照《商品房购销合同》的约定要求被告继续履行剩余的10年商铺经营管理权,并按约定支付相应的租金。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四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于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条的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驳回原告唐长老的诉讼请求。

  律师建议:

  本案处理的重点在于商品房广告中的内容对商品房销售合同的签订有重大影响时,对要约内容该如何处理?在本案中,原告唐长老与被告XX公司分公司在缔结《商品房购销合同》过程中,被告向原告出具《商铺投资计划单》载明的内容具体确定,并对原、被告双方订立商品房购销合同有重大影响,虽该内容未载入《商品房购销合同》,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和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该部分内容应当视为《商品房购销合同》的内容。合同内容系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的规定,应受我国法律的保护。双方当事人应该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各自的义务。









上一篇:涉公证委托房屋买卖中可撤销买卖合同与无效买卖合同的认定
下一篇:因自身过错放弃上诉,再审请求能否支持

站内搜索

播放排行榜

最新视频